田姓男孩起名有寓意的?2023年属兔男宝宝取名宜用字!

原创 张宝刚

田姓男孩起名有寓意的?2023年属兔男宝宝取名宜用字!

话说靖难之役,燕王朱棣把沧州一带的百姓几乎都斩尽杀绝了。当时津南至德州一带,村落废弃,瓦砾遍地,杂草丛生,芦蒿蔽日,方圆几百里没有人烟。因为渤海沿岸自古盛产优质海盐。更主要的是封建社会,盐铁为国家专营,是国家的重要经济命脉,朱棣绝不会忽略这块得天独厚的产盐胜地,他决心要先行充实这一地方的“灶丁”,逐步恢复国力。因此,我们这一带的老百姓就是那次移民大潮中从山西、山东及滦州等地迁移而来的,其中一大部分是专为熬盐而来的灶户人家。

当时山西洪洞县小郝庄有一户赵姓人家,有五个孩子,靠种着几亩薄地生活,日子艰难。有一天,赵大叔赶集看到官府贴出告示,号召当地百姓往沧州一带移民。有意者可以到大槐树底下登记,并在那里集合出发。于是他回家和媳妇商量后,变卖了家产,加入了浩浩荡荡的移民大军。

在路上,他们又结识了田姓、白姓和张姓几户人家。迁徙路上,他们几家互帮互助,就这样成了好朋友并结拜为兄弟。赵大叔最大,都叫他大哥,其他几个分别按年龄大小彼此以兄弟相称。他们一路风餐露宿,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,来到了沧州,被编为灶户,分到沧州东北六十里处的地方煎盐。于是,几家人又沿着路旁长满荆条和野草的荒洼继续走了两天,来到一个遍是瓦砾的地方,据说这原来曾是屯兵的寨子。时至初秋,他们向东向北一看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黑乎乎的盐碱地,几乎是寸草不生,只有几根稀稀疏疏的黄菜。再往南一看是浩瀚的芦苇荡,当时芦苇已经吐穗,绿色的芦苇都顶着紫色的花穗,足有一人多高,风吹过,此起彼伏。赵大叔说:“我看这符合官家说的煎盐的条件,我们就在这安家吧!而且西边的地盐碱性不是太强,我们可以开垦出来种上庄稼收获粮食,解决吃饭问题。南面有苇洼,可以解决烧柴的问题。”大家一致同意,他们就在这里住了下来。

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给自己建一个住的地方。于是,几家人齐心合力,在盐碱滩上干了起来。赵大叔曾做过泥瓦工,又是大哥,是当之无愧的总指挥。他派一部分人去打芦苇,一部分人平整土地,挖地基。他让妇女们把割来的芦苇扎成一棵棵碗口粗的长长的把子。很快就建起了四个很宽敞的窝铺,几家人先住了进去。赵大叔说:“过些日子,我们在外面再抹上一遍泥。今年我们几家就在里面过冬了,明年开春再盖房子。”

安顿好后,赵大叔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了一个会。他说:“我明天打算和老二到利民场去一趟,听说那里盐灶很多。我主要是想看看人家怎样煎盐,顺便把煎盐的用具买来,先试试。”大家一听都很高兴。老三和老四主动要求在家里带领妇女孩子们割芦蒿,刮咸土。

芦苇荡对孩子们充满了吸引力。大点的男孩们抢着去割芦苇。他们打打闹闹地走进芦苇荡,一边割芦苇一边抓鱼摸虾,找鸟窝。芦苇荡里热闹极了。就听一会儿这个说:“我摸到了一条大鱼,你们快看!”一会儿那个说:“我抓到了一只大螃蟹!”又听那边喊:“这儿有一个鸟窝!”大一点的男孩儿们帮大人们割芦苇,小一点儿的就往外搬运。大家干得热火朝天。当时正值秋高气爽,艳阳高照,芦苇很快就晒干了,一堆一堆的芦苇垛高高码起。

再说过了几天,赵大叔和老二回来了。大家远远地看到他们一人推着一辆独轮车,每辆车上都放着两个圆圆的东西。大家迎了上去一看,原来是两口大铁锅,和做饭的铁锅不同的地方是这四口锅都是浅浅的。老四问:“大哥,这就是煎盐用的锅吗?”赵大叔回答:“对,明天我们就修灶,把锅支起来,先煮点儿盐试试。”

于是赵大叔带着老三、老四开始搭棚修灶,而老二则带领着妇女们淋卤。他按照在利民场学到的方法,先在地上铺上一层芦苇,让妇女们把咸土倒到上面,堆成高二尺,一丈见方的土堆。咸土堆好后,他让妇女们把四周用铁锹拍实,上面的边沿比中间略高。他自己则用铁锹在土堆下面挖出一个长方形的坑,让土堆下面的芦苇出来一节,正好在坑的上方。他说:“这土堆叫溜子,下面的坑叫卤井。现在你们开始在土堆上面慢慢浇水,流下来的水再沉淀后,就是煎盐用的卤水了。”大家都急切地看着,不长时间,就见有浑浊的水顺着芦苇慢慢流到了卤井里。老二用食指沾了一点放到嘴里,说:“咸死我了!”妇女们纷纷凑上前来品尝,都说咸。坑里的卤水越积越多了。

再说赵大叔他们这边。带领着老三老四很快搭起了棚屋,接着开始垒灶。赵大叔凭借着他那娴熟的瓦工技艺,按照他在利民所学到的方法,垒起了一个长长的灶台。然后,他把四口大锅按前后顺序,错落有致得安装好。老四问:“大哥,把四口锅安到一起是不是太浪费了?”赵大叔回答道:“不,我们可以把新鲜的卤水放在最后面的锅里,依次往前倒,这样前面锅里的卤水就非常浓了。用这种方法可以利用余热,即节省燃料又节省人力。”老四一拍脑门:“对呀!我怎么就没想到。”

第二天吃完早饭,大家都聚到了工棚。老二挑来了几大桶卤水。只见赵大叔像拿宝贝似得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口袋。只见他一圈一圈地解开扎得紧紧地线绳,伸进手抓出一把东西。伸开手,只见是一把莲子。他小心地数出十颗,把其余的又放进袋子里。

他说:“这是检验卤水的石莲子。我把十颗放进卤水,全浮起全收盐,半浮起半收盐,如只有三颗浮出则卤水不能用。”他一边说着一边把莲子丢进桶里。

几十双眼睛都紧盯着桶里的卤水,大家连大气都不敢出。很快有一颗莲子浮了起来,大家一起数着:“一颗……两颗三颗……四颗五颗……六颗……七颗……”一共有七颗莲子浮出。赵大叔说:“卤水不错。因为现在是秋天,明年春天的卤水肯定更浓。”听赵大叔这样一说,大家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紧绷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。

紧接着哥几个把卤水分别倒进四口大锅里,点着火烧了起来。只见锅里的卤水很快就冒出热气,不一会儿就沸腾了。但过了一会儿,除了锅边上有些白,没见有盐。又过了一段时间,还不见出盐,工棚里的气氛又有些紧张了。慢慢地大家看到锅里冒的泡越来越小了,赵大叔又拿出他的宝贝口袋,从里面拿出一根长长的豆角模样的东西投进了卤水。很快奇迹出现了,锅里结出一层厚厚的白色的晶盐。大人们都喊着:“出盐啦!出盐啦!”孩子们更是高兴地又蹦又跳。赵大叔尝了一下,说:“好盐,我们成功了!”原来赵大叔投进去的是皂角,是帮助盐结晶的。

当天晚上,赵大叔给大家开了一个会。他说:“趁天气不冷,我们先把各家的灶建好。然后我们哥几个把东面的盐碱地用耙搂起来,晒上它一冬,到明年春天的咸土就更好了,出盐率会更高。妇女和孩子们负责打柴草,明年春天我们就可以大干一场了。”听了他的话,大家都举双手赞成。

就这样,灶户们很快建起了煎盐的大灶,为了方便相互交流,四家盐灶都相距不远,即后来的钱家灶、赵家灶、白家灶、张家灶。第二年春天,这里不光煎出了很优质的盐,而且出盐率也很高。

由齐家务乡寨里村村民提供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61079828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jiangsasa.com/2903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