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李正明
1950年我出生在长沙市西区樊西巷,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、少年时代和一段青春岁月,直到1969年初下放农村才离开我出生成长地。但不论是我后来参加工作,还是成家立业了,我仍然经常回到樊西巷,回到老屋,看望家人。
2003年人民西路扩建,老屋拆除,在彼处居住了近60年的老母亲及众多街邻们均迁居他地。十几年来,我和家人始终没有忘记曾经的家园——樊西巷。我们兄妹也曾多次陪伴时年80多、90多,身体健朗的高龄老母专门去曾经熟悉的樊西巷,如今陌生的人民西路,探访旧邻,重温往事,找寻逝去岁月的点滴痕迹……
曾经梅开二度的樊西巷鞋业
从黄兴路上的德园包点店向南走十几米右拐,即进入樊西巷,巷子长约400多米,宽约5、6米。东抵黄兴路、西连铜铺街、衣铺街、下黎家坡。在1956年城市手工业合作化之前,樊西巷一度是长沙市有名的鞋子一条街。街上鞋店多,人气旺,不少逛黄兴路的市民,顺便拐到樊西巷看鞋买鞋。
樊西巷旧影 资料图
我现在记得起的就有10家鞋店和4家鞋摊。那时习惯将老板姓名前两字后面再加个“记”字作为店名,比如10家内就有倪炳记、熊镜记、唐尉记、杨顺记。我父亲李顺华没有跟风,只取了名字中的“华”字,店名叫新华鞋店。另也有李家店叫“亚飞”,周家俩兄弟店叫“履生”,其余几家店和摊忘了名字。
樊西巷西头北边小街叫衣铺街,西头西边小街叫铜铺街。各有衣铺和铜铺几家,街以铺为名,照此类推,樊西巷应该叫鞋铺街。其实不行。我看到过2016年7月16日潇湘晨报湖湘地理刊登的清光绪年间的《善化县志》的省城地图,樊西巷就赫然入目。很显然,先有巷名,后有鞋店。只是我始终搞不清樊西巷的来由。
清光绪年间长沙地图
直到近两年,从网上搜索得知:清嘉庆二十三年(1819年)《善化县城图》就载有:“樊西巷”。据《抱一遗著·湖南省城古迹今释》载:“藩府坪一名王府坪,在南正街有唐氏听桐书屋一带,是藩府宫外的余坪。”此巷位于藩府坪之西,因“樊”与“藩”同音,遂称樊西巷。1971年受文化革命影响,“樊”改为“凡”,1981年复称樊西巷。
至于铜铺街、衣铺街大概是铺和街几乎同时出现和形成,最终铺名成了街名。
经过1938年“文夕大火”火烧长沙,及后来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寇的三次长沙会战,长沙城内到处断壁残垣。1946年我们李家和周、朱两家共同从慈善总会购得位于樊西巷中部街南侧一块地建房。
我还健在的102岁老母易淑媛曾经说过,当年樊西巷房屋很少,四路子长荒草。我祖父和父亲在亲友们的全力相助下,历经千辛万苦从湘潭乡下老家,走水路驾船经涟水、湘江将用血汗钱买来的廉价旧木料运到小西门上岸,再搬到樊西巷起屋,最终在购得的空地上从东往西分别顺序建起了周、朱、李三家3栋两层楼房。
2003年,作者母亲在老屋前留影 作者供图
我们李家位于西边,旁边就是小巷子四中里。我家从近郊回龙山迁入新居,父亲开起了新华鞋店谋生,周家开履生鞋店,朱家接油漆业务,正式走向安居乐业,期盼生意兴隆。
街上鞋店有两种经营方式,一是为客商成批制作各式鞋子,二是承接零星定制。有一醴陵客商隔一段时间就到我家和附近几家店来取走定货,一直持续多年。另外,我家还为药王街美利长鞋庄供货。该鞋庄规模大、业务广、牌子响。其时长沙流行一句“广告词”:买袜子到夏德昌,买鞋子到美利长。我家每天都要将做好的鞋子用竹篮装了送到药王街美利长鞋庄。
熟人、朋友、路人则是鞋店不固定的顾客。我家对面是湘剧团宿舍,间或有人送来戏剧用鞋来缝制、修饰。我记得缝制厚底靴子后,要用烧红的木把铁烙头在喷过水的厚边上飞快地烫过,将毛边烫光,再刷白粉、上蜡,一双漂亮的厚底靴,便可闪亮登场了。
各店家做鞋基本上都到市内各鞋料店或吴大茂进材料——也有顾客自带材料来加工制作的。为降低成本,也为了废物利用,我家和其他店子都保持着自制衬壳的习惯。
衬壳是鞋帮里的填充物,起到使鞋面硬挺的作用。将一些旧衣旧布尽量剪成方块,用灰面熬成浆糊在较大的木板上一层层平整糊好,然后把一块块木板搬到街上靠墙晒干,干好的布壳再裁成衬壳做鞋,这便减少了衬壳的采买量。太阳好时,沿街多处可见晒衬壳的木板,这也是鞋子一条街特有的一道景观吧。
鞋店都开在樊西巷街上,一些鞋摊一般都设在背街小巷中。比如我家附近四中里有李刘两家,同仁里有唐家、和平家。他们平素接些绱鞋、修鞋的小生意,聊以谋生。有时也挑起工具箱上街流动揽活。
特别值得提到的是位于同仁里的李家,李老板干的是整个樊西巷鞋业中的独行——楦鞋子。鞋子做好后,布质鞋面软塌塌的,型状不佳,便要用木楦头来楦。楦头分三部分:脚掌楦、脚跟楦、楔。楔是一种长约8公分,厚约3—5毫米不等的长条形木片,有些楔,上厚下薄,专用于最后紧固楦头。
楦时将两种楦头装入喷水湿润了的鞋中,两楦头中间插入楔,直至鞋帮紧绷为止。待过段时间,鞋帮干透了,便先摇动楔子,一片片取出,再将前后楦头取出,鞋帮紧致挺括、定型,一双鞋子的制作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。
当时 ,鞋店老板们都忙于绱鞋,便将这最后一道扫尾工作交给了李老板。李老板每双收取加工费,双方合作愉快,各有所得。
(图源网络,仅供参考)
楦头楔子都是用坚硬的木料制成,表面光滑。我家有各种码子的楦头,但楦头码号不是常见的阿拉伯数字,而是现在认为有点与韩文相似的符号,我不认得。直到早几年分别在文萃报和长沙晚报上看到有关报道,才知道那些符号(〡﹑〢﹑〣﹑〤﹑〥﹑亠﹑〧﹑〨﹑〩……)是清末明初民间流行的商业数字 ,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算筹,产生于苏州,俗称苏州码,也称商码,多用于旧时商业、手工业、当铺、账务等数字记载。
1956年-1957年,城市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兴起,樊西巷的鞋店鞋摊的店主摊主们除极个别人外,其余都纷纷加入了新成立的各制鞋厂社,有一鞋厂的、二鞋厂的、童鞋厂的。家父加入了白马巷的制鞋五社,后改名为市三制鞋厂。
刚进厂、社时,大都随带制鞋工具、工作台。我至今还依稀记得,时年6~7岁的我兴致勃勃地跟在装满工具和台桌的板车后,时不时地推一下。从樊西巷、黄兴路、解放路、游击坪最后到达白马巷厂里。家父带走一些主要生产工具后,家里剩下好多楦头,最终作为发火柴都劈开烧光了。
一度兴旺的鞋子一条街归于沉寂。
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,上世纪90年代樊西巷竟又“枯木逢春”,一度自发开起了近百家鞋店,“穿新鞋”走老路形成了“鞋子一条街”。
由于历史的原因,樊西巷虽未以鞋铺街为街名,实际却拥有较为可观制作鞋子的行业规模。以“无名”之实、鞋踏实地地彻底“碾压”了合作化、公私合营后徒有虚名的“衣不蔽体”的衣铺街、“铜器不响”的铜铺街,在互相连接的三个行业性街巷无形“较劲”中笑到了最后。直至人民西路兴建,才从容谢幕。
有过多少往事,仿佛就在昨天……
作者和妻子李运泉在樊西巷老屋原址留影
(系列文章,未完待续)
END
*本文由城市记忆CityMemory独家发布。编辑 | 明明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jiangsasa.com/18271.html